这本是一只法国队能够轻易击败的球队。老记者布莱恩·格兰维尔在自己写的《世界杯历史》中披露了为何法国人没能做到。“法国队中充满着天才中场,普拉蒂尼、根希尼、蒂加纳、吉雷斯。他们在中场挑选了四位艺术家,冒着缺乏硬度的风险,在中场缺乏拦截能力。”
比赛当天,甚至在板凳席上,巴蒂斯顿都能看到舒马赫有多紧张。当值荷兰主裁科威尔在三十多年后说道:“在比赛中,西德门将舒马赫非常紧张。当事情(冲撞)发生后他没有立刻上前问候巴蒂斯顿或者道歉,相反他就呆站在那里,口中不断重复着‘我什么都没干,这不是我的错’。我不得不说当时他真的让我感到很恼火。”
科威尔补充道:“我当时由于视线被挡,并未看清事实经过。于是我跑向边裁询问。边裁告诉我说这不是故意冲撞。如果当时有录像回放,我本可以做出正确的判罚。”
即便如此,法国人仍然是有机会取胜的。在加时赛第13分钟,法国队还以3比1领先。解说员马丁·泰勒形容“德国人正在被扯得支离破碎。”他说“我当时甚至想象不到这是用来形容德国队的。”
四年之后的86年世界杯半决赛,就像法国四年前应该在塞维利亚获胜一样,他们原本也该拿下在瓜达拉加拉的胜利。而德国队在86年则表现的比四年前更加一般。在小组赛阶段他们只赢了一场——击败了阿莱克斯·弗格森率领的苏格兰。晋级淘汰赛阶段后他们先是1比0淘汰了摩洛哥,随后与东道主墨西哥九十分钟互交白卷,通过点球大战胜出。
当时在去往1/4决赛比赛地蒙特雷的途中,德国队乘坐的由墨西哥总统提供的客机遭遇了风暴,在电闪雷鸣中飞机剧烈颠簸,托马斯·贝特霍尔德在机舱内率领大家放声高歌,将德国队员们凝聚在一起。
对于法国,作为当时新科欧洲冠军的他们,晋级的过程就显得轻松很多。先后击败了意大利和世界杯历史上夺冠次数最多的巴西。当时关于复仇的话题很多,法国的中场跟四年前并没有什么改变,依旧是蒂加纳、普拉蒂尼、吉雷斯等人。
那时贝肯鲍尔作为德国队主帅,特别叮嘱汉堡球员罗尔夫盯防普拉蒂尼,这次任务他完成的非常出色。在场上,巴蒂斯顿也有过面对舒马赫的机会,但角度太小,舒马赫也站住了自己的位置。要不是法国队门将乔尔·巴茨从身下漏过了布雷默的直接任意球,这次结果也许会不一样。
马特乌斯回忆道,“门将舒马赫是获胜的关键,他扑出了法国队三到四个必进球。如果在决赛中他也能保持那样的稳定发挥,我们说不定就击败阿根廷夺冠了。”
14年在巴西,德国队终于是获得了冠军。1/4决赛在马拉卡纳淘汰了法国。当时在赛前有一篇关于舒马赫和巴蒂斯顿的尖锐批判文章流出。年近花甲的舒马赫也出现在了德国电视台的纪录片当中,60岁的他还要不断强调在三十年前的冲撞事件中自己并没有做错。而今执教波尔多青年队的巴蒂斯顿则强调自己已经原谅了舒马赫,但是希望自己人生中从没见过此人。
14年那场淘汰赛只是82、86年那两场史诗般的半决赛的重演,德国队凭借胡梅尔斯的头球再次获胜。这次胡梅尔斯将缺席在马赛举行的半决赛,但是无论如何,那些犹如鬼魂般缠绕的过往,却不会消散。
(Borussianton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